◎記者 胡嘉樹
2024年,一批擬IPO公司走到了證券化之路的“十字路口”。或者繼續“備考”IPO,或者另辟蹊徑轉戰並購,不同成長階段、不同行業屬性的公司根據自身發展實際探尋著證券化的“新出路”。
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30日,滬深北三大交易所“考場”有400多家擬上市公司“撤單”,重新思考上市之路。
就在“棄考生”彷徨之時,“並購六條”“科創板八條”等政策密集發布,為這批擬IPO公司提供了新選擇。記者注意到,不少擬IPO公司借政策東風,與上市公司“談婚論嫁”,欲借道並購步入A股市場;部分公司鍾情於獨立上市,重新評估自身板塊定位,或改道北交所,或奔赴港交所等境外市場開拓新的上市之路;另有部分公司則蓄勢待發,坦言待公司經營業績改善、市場預期進一步明朗後,擇機再次“趕考”。
並購重組打開“曲線上市”新通道
IPO終止後,公司何去何從?
今年以來,中國證監會頒布“並購六條”新政,強調發揮資本市場在企業並購重組中的主渠道作用,支持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提升投資價值,部分“撤單”企業也乘著政策暖風實現“曲線”上市。
從目前實踐來看,上市公司與“撤單”後的擬IPO公司“聯姻”的主要目的有產業整合,也有跨界並購。
今年6月主動“撤單”的欣諾通信,就選擇與上市公司進行產業整合謀求“曲線上市”。12月5日晚公告,公司籌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欣諾通信71.98%的股權。
記者注意到,收購方高淩信息近年來業績表現不佳。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歸母淨利潤為-3307.93萬元,同比下降280.88%。公司表示,主要係軍用電信網通信設備業務收入同比減少80.43%、毛利同比減少所致。
針對本次收購,高淩信息表示,欣諾通信深耕通信領域,主要為電信運營商和政企客戶提供網絡通信產品及網絡安全產品,雙方在通信和網絡安全等業務上具有較高的產品互補性和業務協同性。此次交易,有助於增強公司通信和網絡安全業務的綜合解決方案能力及市場競爭力。
曾衝刺科創板的尚陽通,進入的並購席。友阿股份11月27日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尚陽通控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公開資料顯示,尚陽通主營業務為高性能半導體功率器件的研發、設計和銷售。2023年5月,公司曾申報科創板,今年7月因保薦人申請撤銷保薦而終止IPO。
友阿股份主要從事百貨零售業務。近年來,受到消費習慣改變,以及電商、即時零售等新興業態的衝擊,傳統實體經營模式競爭加劇,公司主營業績承壓。友阿股份此次收購半導體資產構成跨界並購。
友阿股份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將實現戰略轉型,切入功率半導體領域,打造第二增長曲線,加快向新質生產力轉型的步伐。
靈活備戰謀求證券化新平台
除通過並購重組快速進入資本市場之外,還有不少公司執著於獨立上市。在A股市場IPO止步後,“撤單”公司紛紛將目光投向北交所、港交所等市場。
軒竹生物在科創板IPO遇阻後,便快速調整上市目的地。
具體來看,公司2022年9月申請科創板IPO獲受理,2023年3月公司迎來上會,但被暫緩審議。一年後仍無進展,公司於今年5月主動“撤單”。11月25日,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衝刺港交所主板上市。
“征戰”資本市場八年之久的毛戈平,今年1月從上交所“撤單”,4月8日申請港交所主板IPO,並於12月10日正式登陸港股市場,成為“港股國貨彩妝第一股”。
“相較H股,A股盈利門檻更高,審核流程相對嚴格。此外,如果企業想要吸引海外投資者,在港股、美股上市或更能滿足其需求。”一位從事IPO業務的律師對記者表示。
事實上,今年4月,中國證監會發布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也為相關公司踴躍赴港上市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中國證監會明確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和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融資。此後,香港證監會與港交所宣布,優化合資格A股公司在港上市申請審批流程時間表,鼓勵內地企業赴港上市。
此外,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北交所,也成為不少擬上市公司的“新選擇”。
曾衝刺上交所主板的昆侖聯通,在撤回申請後3個月即申報北交所上市,目前公司已獲首輪問詢;恒業微晶2023年11月創業板IPO終止後,於今年12月向中國證監會上海監管局報送上市輔導備案申請,擬尋求於北交所上市。
另有一批公司則暫時“按兵不動”、蓄勢待發。記者從投行人士處了解到,此前一批公司受IPO新規影響,相關財務指標等條件不足,而主動“退場”,公司計劃待經營業績改善,達到IPO標準後,將重新備戰A股上市。